24小時(shí)手機咨詢(xún) 18221844698
濕貼石材的防護處理分為表面(裝飾面)防護和底面(與水泥砂漿的黏結面)及側面防護,表面防護可根據石材的種類(lèi)、表面狀況、防護要求等來(lái)選擇相應的防護劑,具體可參考本章第六節防護劑的選用原則。在此必須指出的是,濕貼石材的表面防護與底面及側面防護同樣重要;否則,如果表面防護劑漏涂或是施工不均勻,可能造成石材表面的局部污染或產(chǎn)生水斑病變,如圖2-16所示。
濕貼石材底面防護的目的是防止水泥砂漿滲入石材內部,避免白華、水斑、銹黃等石材病變的發(fā)生。濕貼石材的底面防護劑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和防護處理施工質(zhì)量都非常重要,所用防護劑產(chǎn)品不僅要求有理想的防護效果,而且施工后不得降低石材與水泥砂漿。的黏結牢度(《建筑裝飾用天然石材防護劑》(JC/T973-2005)中規定黏結強度下降率不大'于5.0%)。所用底面防護劑的質(zhì)量、施工方法及施工人員的責任心都直接影響石材的裝飾效果,如果底面防護劑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不佳,可能引起石材安裝后空鼓,如果防護劑施工不當或者涂刷不均勻甚至漏刷,將會(huì )在石材的表面出現嚴重的水斑病變,甚至可看到石材表面有明顯的防護劑漏刷的痕跡,如圖2-17所示。
濕貼石材側面防護的目的是防止水泥砂漿或水通過(guò)石材的側面滲人石材內部,另外,濕貼施工的石材,在安裝施工時(shí)還必須進(jìn)行嵌縫處理,如果濕貼石材的側面不作防護和嵌縫處理,勢必導致安裝后水泥砂漿從石材的側面滲人石材內部,從而形成石材的周邊水斑,如圖2-18所示。
一、濕貼石材的表面防護
(1)處理材料:飾面型防護劑(如油性防護劑、濕色防護劑、超強防護劑、水性防護劑、增光增艷防護劑等)根據石材的品種、表面狀況、使用部位及防護要求選取。
(2)施工方法:①石材必須干燥,施工前先將石材的待防護面清理干凈。②在非石材處及石材的非防護部位做好保護。③將防護劑用毛刷或滾筒均勻地涂刷在石材的待防護面上,或是將防護劑用軟布均勻地涂擦于石材表面上(如增光增艷防護劑)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,吸水率較大的疏松石材,應連續防護兩遍(待第一遍稍干后再刷涂第二遍)。④常溫下自然養護24h以上。
二、濕貼石材的底面及側面防護
石材的品種不同,則吸水率也不一樣,所要求的底面防護工藝也就各不相同。
(一)方法一(適用于吸水率較小的普通石材)
(1)處理材料:石材底面防護劑。
(2)施工方法:①石材必須干燥,施工前先將石材的待防護面清理干凈。②在石材的非防護部位做好保護。③將防護劑用毛刷均勻地刷涂在石材的待處理表面上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。連續刷涂?jì)杀椋ù谝槐樯愿珊笤偎⑼康诙椋?,如環(huán)境氣溫較低,則應與水泥按1:0.5~1:1的比例攪拌均勻后使用。④經(jīng)防護處理后的石材,自然干燥24h后即可進(jìn)行安裝施工。
(二)方法二(適用于吸水率較大的石材)
(1)處理材料:①石材油性防護劑(或水性防護劑)。②石材底面防護劑。
(2)施工方法:①石材必須干燥,施工前先將石材的待防護面清理干凈。②在石材的非防護部位做好保護。③將石材油性防護劑用毛刷或滾筒均勻地涂刷在石材的底面及側面上(可與表面防護同時(shí)進(jìn)行)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,最好連續防護兩遍(待第一遍稍干后再刷涂第二遍)。④石材油性防護劑達到養護要求后,再將石材底面防護劑用毛刷均勻地刷涂在石材的底面及側面上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(環(huán)境氣溫較低時(shí),將底面防護劑與水泥按1:0.5~1:1的比例攪拌均勻后使用)。
(三)方法三(適用于較疏松且易產(chǎn)生病變的石材或吸水率較大的淺色石材)
(1)處理材料:①石材密封防護劑。②石材底面防護劑。
(2)施工方法:①石材必須干燥,施工前先將石材的待防護面清理干凈。②在石材的非防護部位做好保護。③將石材密封防護劑用毛刷均勻地刷涂在石材的底面上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。④石材密封防護劑自然干燥后(不黏即可),再將石材底面防護劑用毛刷均勻地刷涂在石材的底面上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(環(huán)境氣溫較低時(shí),將底面防護劑與水泥按1:0.5~1:1的比例攪拌均勻后使用)。
(四)補充說(shuō)明
(1)方法一適用于普通石材的底面及側面防護,必須涂刷兩遍,石材底面防護劑的用量為5~15m2/L,一般為10m2/L左右。防護劑涂刷處理后應養生24h以上再進(jìn)行安裝施工。
(2)對于較疏松的石材、容易產(chǎn)生病變的石材及吸水后容易變色的石材(如美國白麻、山東白麻、太陽(yáng)白麻、烏克蘭白麻、紫點(diǎn)金麻、沙麗士紅、木化石、金絲緞、白色大理石等),適合采用方法二或方法三。若采用方法一,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防護劑用量,并應不大于8m2/L,一般為6tn2/L左右,且必須作表面防護處理。
(3)對于砂巖等較疏松的石材,最好采用方法三進(jìn)行防護處理。
(4)采用方法二進(jìn)行防護處理時(shí),可先用石材油性防護劑進(jìn)行六面防護,然后再用石材底面防護劑加做一遍底面及側面防護。
(5)不管對于何種石材,方法二是濕貼施工時(shí)較理想的底面及側面防護方法,方法三是最佳的底面及側面防護方法,為保證防護施工質(zhì)量,應盡量采用方法三或方法二,這樣既可確保防護效果,又能有效避免石材安裝后出現空鼓現象。
(6)三種方法的防護效果為:方法三>方法二>方法一。
(7)濕貼施工的石材宜采用低含堿量的礦渣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。
(8)石材底面防護劑的施工環(huán)境溫度應保持在5T以上。
(9)濕貼石材的防護處理一般是先做表面防護或六面防護,再做底面防護。
三、濕貼石材的嵌縫處理
(1)處理材料:石材底面防護劑、水泥。
(2)施工方法:①將防護劑和水泥(或根據石材的顏色用白水泥加人適當的顏料)按1:2~1:4的比例拌制成防護嵌縫膏。②嵌縫處理可與石材安裝施工同時(shí)進(jìn)行,在下一塊石材安裝就位之前,將嵌縫膏刮涂于石材側面接縫處,石材安裝就位后,擦去被擠出的余膏。③若在石材安裝后再進(jìn)行嵌縫處理,則應在石材縫的兩側貼上美紋膠帶紙,以防污染石材表面。④若嵌縫膏已污染到石材表面,必須立即(未干前)蘸水擦洗。⑤嵌縫膏現配現用,水泥初凝前用完。
四、典型案例:白麻石材的防護處理
白麻石材的裝飾效果極佳,但施工安裝時(shí)如果處理不當,很容易發(fā)生銹斑(見(jiàn)圖2-19)、泛黃、水斑(見(jiàn)圖2-20)等病變。
(1)處理材料:①石材油性防護劑。②石材密封防護劑。③石材底面防護劑。
(2)施工方法:①石材必須干燥,施工前先將石材的待防護面清理干凈。②在非石材處及石材的非防護部位做好保護。③將石材油性防護劑用毛刷或滾筒均勻地涂刷在石材的表面上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,連續防護兩遍(待第一遍稍干后再刷涂第二遍)。④常溫下自然養生24h。⑤將石材密封防護劑用毛刷均勻地涂刷在石材的底面及四周側面上,縱橫交錯施工,不得遺漏。⑥待密封防護劑干燥后(不黏即可)再用石材底面防護劑(或底面防護劑與水泥按1:1的比例攪拌均勻)將石材的底面及四周側面作第二遍防護處理,縱橫交錯涂刷,不得遺漏。
注:也可先用石材油性防護劑將石材進(jìn)行六面防護處理兩遍,然后再用石材底面防護劑(或底面防護劑與水泥按1:1的比例攪拌均勻)將石材的底面及四周側面進(jìn)行防護處理兩遍。
(3)補充說(shuō)明:①新安裝的白麻(特別是山東白麻)石材在做表面防護之前,建議先用麻石清洗除銹劑將石材整個(gè)清洗一遍,以除去石材中的部分鐵質(zhì),減小石材安裝施工后產(chǎn)生黃變的概率。②對美國白麻、山東白麻等容易產(chǎn)生銹黃病變的石材進(jìn)行表面防護(包括新安裝的石材和病變處理后的石材)時(shí),應盡量選用石材油性防護劑,因為水性防護劑使石材濕水后可能增加石材重新返黃的概率。③本防護處理方法亦適用于山東白麻、太陽(yáng)白麻、烏克蘭白麻、紫點(diǎn)金麻、沙麗士紅、木化石、金絲緞、白色大理石等較疏松、易于產(chǎn)生病變及吸水后容易變色的石材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